台湾建筑风物之旅满载收获归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图1  台南七股湿地“黑面琵鹭保育中心” (廖伟力建筑师事务所)

         图2  充满自然律动的“2009高雄世运会主场”(伊东丰雄作品)

         图3  “九  二一地震教育园区”(大涵设计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庄学能建筑师事务所)

         图4 南投水里乡民和国小(林洲民建筑师事务所)

         图5  台中东海大学“路思义堂”(贝聿铭作品)

         图6  参观台湾《联合报》 创办人王惕吾先生建造的占地27公顷的大型私家闽南式园林新竹“南园”

                    及翻修高档度假客栈部分(著名建筑学者汉宝德先生设计,The One休闲客栈部分由半亩塘整合设计)

         图7  “国立屏北高级中学”  用“风”的概念,成功打造舒适之校园聚落(原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图8  参观江文渊建筑师在台中的工作室——“半亩塘”并座谈交流

         图9  参观台湾创世纪地产“仁爱创世纪”高级公寓项目,了解东方传统人文精神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开发运营中的展现

         图10 与邀请方创世纪地产的晚宴和艺术沙龙活动

 

 2009年2月9日,由《建筑技术及设计》杂志组织的“台湾建筑风物之旅”首发团,满载收获归来。本次行程是本刊为大陆知名建筑设计师陈一峰、张祺及工作室同仁量身打造的。行程从高雄开始前往最南端的垦丁,然后沿台湾岛西线一路北上,经台南、台中、新竹抵达台北,考察荣获远东建筑奖、台湾建筑奖的建筑近 二十 个;拜访了谢英俊、江文渊建筑师工作室;最后又穿越雪山隧道到达东部的宜兰,参观了黄声远建筑师的一系列作品。本刊特派编辑作为领队负责交流事宜的接洽,希望通过此次“台湾建筑风物之旅”开阔眼界,结交在建筑文化、技术、艺术上有追求的房地产商与建筑师;增进两岸建筑设计经验交流同时,进一步寻求建筑  大师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建筑命题“新而中”的答案。

   自“新校园运动”后,台湾中小学设计质量有很大提升,本次特安排了三所中小学的参观交流;并考察了震后社区族群复兴重建及城市广场廊桥美化工程如“高 雄城市光廊”、“台中 市政路重划区”、“宜兰河畔旧城生活廊带”;此外还参观了公共建筑“宜兰县政中心”、“九   二一地震博物馆”、“绿环境生活馆”及交通建筑如“新竹高铁车站”等。 重点建筑请建筑师、建设参与者或使用者为大家进行了导览。一路之上,团员们通过与当地建筑师房地产商、建筑使用业主面对面交流,对台湾的居住建筑、 教育建筑设计有了直观的认知和体会;对中西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结合,传统建筑与园林的仿建翻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悟,同时对于山地、古都、殖民文化亦有 所涉及。团员均感此行收获颇丰,是一段难忘的美好旅程,希望本刊能把这类活动继续举办下去,进一步发挥两岸建筑设计与人文交流的作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