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建筑技艺-原建筑技术与设计>> 公告>>正文内容

11月25日:中国院第四届BIM论坛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四届BIM论坛

 

时间:1125日下午1126全天

地点:北京新大都饭店国际会议中心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21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承办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总院

协办单位:建筑设计总院BIM设计研究中心等

媒体协办:《建筑技艺》

 

论坛内容:

第一部分:BIM的价值1125日下午1330 -1730

来自北京市BIM标准编制组、Autodesk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建八局的专家讲:

1、北京市BIM标准的编制内容与价值点

2、中国院经过实践,真实体会到的BIM的价值

32013年度行业的BIM实践状况发展方向

4BIM设计与BIM施工的连接

5、中国建筑设计研究在BIM技术上的发展与方向

 

第二部分:BIM的实践1126全天930-17:30

北京市BIM标准编制组、Autodesk公司上海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讲:

1、北京市BIM标准的实施内容与方法

2BIM软件的研发过程与方向

3BIM2.0 -项目管理与协同

4、建筑专业BIM技术实施的深度、方法及工程实践分享

5、结构专业BIM技术实施的深度、方法及工程实践分享

6、机电专业BIM技术实施的深度、方法及工程实践分享

7BIM与绿色

8、案例现场设计分享与互动

 

论坛报名:

本次会议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内部交流,现有少量对外名额,仅限《建筑技艺》杂志个人会员及理事单位设计师报名如果您有意参加,请填写附件表格并传回我们。

 

中国院BIM论坛回执表请将表中信息填全回复至1619597813@qq.com,请勿使用回车键)

姓名

(名字间请勿留空)

单位

职务

手机

(必填,后续群发短信通知用)

电子信箱

(必填,后续群发邮件用。请尽量留常用的个人邮箱而非单位邮箱)

 

 

 

 

 

 

 

 

 

 

 

 

 

 

 

 

 

 

 

 

 

 

 

 

 

 

《建筑技艺》联系方式

电话:010-57368780  13611393291  18210340402 

Email 1619597813@qq.com

http//www.atd.com.cn

 

《建筑技艺》简介

《建筑技艺》(Architecture Technique,简称AT)杂志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主要读者对象为建筑师、地产商。编委会由建筑设计界专家组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并得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业团体的支持。建筑技艺ipad版已上线,在Apple Store中搜索《建筑技艺》即可。精彩专题包括:超高层、绿色建筑+BIM、广电建筑、当建筑与结构相遇、超高层幕墙、住宅工业化、剧院建筑、酒店建筑…,敬请关注。建筑技艺网站www.atd.com.cn

《建筑技艺》微信已开通,现有粉丝近20000名,每日一条专业资讯深度解读。扫描建筑技艺微信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1444060817,得到更多建筑行业资讯。

 

附成为《建筑技艺》个人会员条件和得到的服务

个人会员会费:100/

可享受以下服务和优惠:

1 免费获得《建筑技艺》全年12期的高清电子版文件;

优先获得免费参加《建筑技艺》杂志举办的论坛和沙龙活动的资格;

免费获得当年由《建筑技艺》举办的学术活动中的2个专家的演讲视频文件;

如订阅《建筑技艺》纸质刊物,可享受8折优惠;

5 可加入建筑技艺会员QQ群,加强交流并及时获得第一手资讯和活动信息。

6 可在建筑技艺官网www.atd.com.cn“建筑师楼栏目”得到个人及作品展示空间。

 

会员费支付方式:网上支付宝支付。请登陆www.atd.com.cn

 

2013年视频文件汇总:

1         德国GMP事务所Stephan Schuetz:结构的力量

2         美国2Define Architecture事务所Marshall:以直线做曲线(迪拜塔、上海中心)

3         奥雅纳Chas Pope:重新定义摩天大厦

4         加拿大Gerald Epp:建筑木结构设计

5         日建设计公司山脇克彦:日本东京天空树

6         RFR事务所于辉:从建筑畅想到结构实践(德国世界杯汉诺威体育场、2014FIFA世界杯新水源  体育场、BERCY人行桥)

7         绿地集团贾朝晖:超高层综合体可持续理念分析

8         同济院丁洁民:我国超高层建筑的现状分析和探讨

9         中国院任庆英:建筑创作与结构创新

10       中国院范重:用结构技术创新助力建筑创作

11       大连院崔岩:结构成就建筑构想——大连国际会议中心设计

12       同济院章明:看不见的结构之美(范曾艺术馆)

13       北京院陈彬磊:钢织春茧——“深圳湾体育中心”结构轻盈飘逸之美

14       航空院傅绍辉:结构成就建筑之美——内蒙古科技馆新馆

15       中国院汪恒:关于结构的建筑美学设计策略

16       珠江外资黄捷+黄泰赟:建筑性与技术性的统一——观演建筑的设计实践

17       北京院邵韦平:北京CBD核心区总体设计与公共开发

18       北京院马泷:“三个城市,三个建筑(深圳新机场、珠海歌剧院、广州南方电网总部方案设   计)

19       汉森国际盛宇宏:文脉+环境——设计创新中的理性思考(云山诗意、紫园、玖珑湾和阳朔河   畔度假酒店)

20       沙溪复兴工程负责人黄印武:自己的乡村——云南沙溪镇低碳社区

21       Oval Partnership董事合伙人郝琳:建筑生命的开始(毕马威安康社区中心、隐舍)

2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穆钧:授之以渔,本土营造(毛寺小学)

23       赤脚建筑师任卫中:泥土技术在新乡土建筑中的运用(5个房子的改造)

24       TAO事务所创始人华黎:乡村实践(云南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竹筏预制工厂)

25       北京德懋堂董事长卢强:无界之乡(德懋堂的开发设计)

26   加拿大MGA事务所主持建筑师Michael Green:立厦于木大型公建及高层木结构(国际机场、高层大楼)

 

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13-11-18 |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