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消防站标准化设计研究工作坊阶段成果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继参观香港消防站优秀案例、专题消防员酷茶会、“2天1夜”亲身体验消防生活之后,11月25日,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以下简称“设计中心”)组织了第二次消防站标准化研究工作坊,共有13家设计单位前来参加。经过几轮的工作,建筑师的研究逐渐深化,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工作坊成果显著。
 
标准化设计研究暂告一段落
 
    消防站标准化的设计研究是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前期的工作总结,项目取得了第一个阶段性成果——本次工作坊中的前三名优胜单位将参与设计任务书编制及标准化研究深化工作,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获得地块的设计委托合同。自项目启动以来,一直参与标准化设计研究的设计机构逐一在工作坊上介绍了研究成果,并由主办方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助理总建筑师冼宁以及四名业内专家作为评委票选优胜设计机构,业主代表深圳市公安消防支队后勤处副处长梁勇华均有出席会议。最终,香港设计公司Hestia & Vish Limited、深圳普集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和深圳大学钟中团队分别获得了第一、二、三名。
 
 
21 建筑师与消防官兵亲密接触
 
    为了更深入了解消防站的功能需要、设身处地聆听消防官兵的心理诉求,项目承办方设计中心组织设计机构12名建筑师住进福永消防中队进行2天1夜的消防站生活体验。
 
 
    在本次工作坊正式开始之前,两家参与过体验的设计师代表分享各自体验心得。来自深圳拓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建筑师唐亦斌表示,福永消防站的功能结构代表了深圳现有消防站的整体情况,存在出车流线迂回、部分储物空间不够使用、日常生活起居不便利的现象。他也倾听了官兵的心声,“他们感觉生活很单调,缺乏归属感,希望提供亲属探访的独立空间。”
 
 
    深圳大地创想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袁俊峰则通过亲身体验提出,我们建设的不仅仅是消防站,而是也属于官兵的消防站家园。他认为,消防官兵首先是军人,所以建筑设计也要以此为基点。他举了一个生动的小例子,“比如说‘双规手机’,是什么意思呢?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使用手机。可见,他们与普通人还是有着巨大的区别。”
 
标准化设计思路:
 
    对于本次工作坊的最大收获,莫过于各设计单位提出的多种精彩纷呈的方案,为消防站的标准化设计提供了多样的可能,为下阶段的研究整合奠定基础。
 
Vincent Hestia & Vish Limited
 
 
    香港设计公司Hestia & Vish Limited提出的方案获得当天评委全数投票及公众投票票数最高者,成为当天工作坊的大赢家。汇报人Vincent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化设计思路,首先他从消防中队每周的工作安排入手分析其空间布局,从业务角度有业务用房、辅助用房等,但从生活作息角度则有常用和不常用空间之分,将业务和生活结合做空间布局和排列,一些少用的功能区可以合并、减少或者取消,通过合理布局也能够节省空间;其次为了营造家的感觉,以及考虑快速出警,消防站不应超过两层高,他提出是否可以做成小别墅的形式,从而利用叠加的空间,形式也可以有更多变化和想象空间;娱乐设施也可以更新换代,用PSP取代游戏机室、KTV室等传统空间,也可以考虑增加飞镖、室内高尔夫等移动娱乐设施,各中队可以轮流使用等。他还提到与公众互动、绿色节能、外观与文化结合等方面的设计,因为他营造出一种与传统消防印象截然不同的畅想,引起现场热烈反响。
 
杨小荻 深圳普集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深圳普集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获得评委票选第二名,汇报人杨小荻应用设计思维,引入关联性设计的设计方式,“我们不是设计某一个消防站,而是一个系统”,实现不同基地上的标准化。他将消防站的功能结构分类再重新打散组合,其中功能类的需要时简单高效、办公生活类则要求隐私舒适,公共类可开放宣传。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利用屋顶多层平台、考虑独立的参观流线是他主要考虑的几个点。
 
 
基于上述分析初步形成消防站的建筑原型,黄色部分为环形公共参观流线,可变动;蓝色、绿色部分作为标准化,不允许变更。而再将此原型应用到不同基地,就产生了丰富的多样性,可以以此适用于不同的场地。
 
钟中 深圳大学副教授
 
 
    深圳大学建筑学副教授钟中带领他的硕士研究生也参加了消防站标准化的研究,并给出了非常细致的设计方案。他回答了四个预设问题,给出具体到消防车库、器材库、班房、食堂、功能房间、门卫、训练塔、交通、滑杆(铜柱)、场地、地下室等十多个标准化规则,同时也给出表皮、室内的个性化选择。除此之外,他还详细提出了消防站作为开放社区实现的可行性方案,提出水平、垂直的参观流线。
 
    除了三家获胜单位,其余十家设计单位也都给出了非常精彩而详实的分享,虽未获得委托资格,但为接下来的消防站标准化设计竞赛增加了几分胜算。而消防站标准化建设的具体细则,也将在这一轮轮的讨论研究中逐步形成。
 
评委专家:标准化与人性化兼顾
 
作为此次工作坊专门从香港、台湾邀请过来的朱竞翔、许智凯两位专家评委也分别做了分享。
 
许智凯 台湾许智凯建筑事务所首席设计师
 
 
许智凯分享了他做过的台湾桃园市大有消防分队设计案例,以及现有制度下消防队如何与社区、环境和生活更积极的互动。大有消防站基地旁边有个局部开建的公园,后方有一座寺庙,因此在建设时,希望可以降低建筑物对公园的影响,尊重寺庙的视界,并且让公众利用建筑的大屋顶。建筑完成后,就想隐身在公园下方,在不影响消防工作的前提下创造与环境双赢。
 
此次的消防站标准化设计项目,许智凯认为这个题目非常好,花时间和精力去做,未来普及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为城市做一点改变。在方案点评时,他指出,标准化的题目,很快都想到了模块化,但其实应该回到更前一步,即这些模块化的东西是否还应该存在。
 
朱竞翔 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
 
    朱竞翔则分享了以“有效率的创意”为题的预制房设计案例,即使用轻盈的结构来实现永久的建筑物,以及实现批量化建造,希望对消防站的建造、批量的建造消防站有所启发。他表示,标准化实际上是和个性化连在一起的,对于消防站的多样化来源,包括成长、差别、差异化等方面,而标准化则可能是对一些具体边界的规定。
 
    朱竞翔还提醒在场设计师,通过项目拆分组合的方式能够获得多样性和场地适应性,但能否尝试空间的多样性,而不单是形态,这要通过想象力来实现。“消防站就是一个房子,标识性一定有,但是走在里面一定有各种细微的变化。这种多样性做标准化的东西,可能需要大家进一步的探索。”
 
田晓秋 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设计副总裁
 
田晓秋认为,消防站标准化的研究更多是设计的标准化,即功能布局大小,这其实比较容易做到,最后形成一纸任务书,真正难的是人的行为模式、舒适度、归属感,而且考虑的是90后、00后的需求,这些反而是难以预判的。
 
杨旭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建筑创作院 院长
 
杨旭也表示,标准化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平面尺寸的标准化处理上,而应该追问或思考建筑内在的本质问题,比如说行为模式,未来的运营管理模式等。他很高兴看到有设计师在思考消防员24小时的时间分配,也有设计师在追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消防站。同时提出,未来的建筑应该是灵活可变化的,因为时代变迁太快。另外,作为工作坊,创作性应该更多,鼓励设计师有更多的畅想。借用杨小荻的话,“形式和手法有可能过时,但是思考的模式不会过时”。
 
冼宁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助理总建筑师
 
作为主办方代表的冼宁表示,这次的方案汇报让她非常惊喜,对继续推进项目进展也更有信心。这次选出的三家单位将和工务署、设计中心一起工作,书写设计任务书、拟定标准化导则,共同推进项目进程。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最新推荐
本月排行TOP50
  • 还没有任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