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 7 亿多的人口,竟然有一半以上都居住于城市中!这个数字不但不会往下掉,还会继续往上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估计,到了 2050 年时,全球将会有 5 亿多人住在城市里!
在都市无法停止扩充的当下,除了在夹缝中求生存之外,需要有更多专业建筑师思考,如何找到更多小而美的都市住宅方案。
东京是全世界最拥挤的城市了,目前的人口数3670万,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许多新兴住家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东京的建筑师早已经习惯创造小而宜居的都市住宅。
由冢本由晴及贝岛桃代这对夫妻档建筑师所成立的「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就是为了解决此类都市问题而诞生的「小宅专门科」,「宠物建筑」(Pet Architecture)一词,更贴切点出他们设计小住宅时的独到之处。
也因为犬吠工作室的建筑表现,吸引了丹麦哥本哈根的建筑中心(DanishArchitecture Centre)的注意,最近邀请他们展出一系列名为「CityHousing of the Future」的居家建筑作品,颠覆一般民众对小坪数的刻板印象,并让我们洞悉未来城市住宅上的发展和趋势。
擅长在狭小空间上建造舒适的居家空间
犬吠工作室为个人住宅设计的案例,大多是先天不佳的环境,但经过他们的精心设计后,出乎意料的转变成为舒适、没有压迫感的居住空间;其成功的秘密在于将平常横向发展的居家空间转换为直立式,并大量设置玻璃窗,以增加采光与视野。
犬吠工作室更帮它们套上一个特别的专有名词:「宠物建筑」。将日本人对宠物的爱与热情,以「以物拟物」的思维,把住宅形容成小巧、可爱且迷人的,如此一来,房子宛若陪伴我们的宠物一样,带给我们一种温暖、静谧的感觉。
犬吠工作室一项知名的案例《Tower Machiya》,占地面积不到 21平方米,却能在整个住宅体延伸成三层楼建筑后,将室内打造成一个多用途结构空间,每个区块都可看出日式风格独有的简约及细腻感,而实际可用面积也比原本多了将近 3 倍!
此外,坐落在新宿区的《Split Machiya》可以说是町屋研究结果的落实,它由两栋相同结构的房屋所组成,两屋间以中庭相连结,为居住空间带来自然的风景及良好的通风功能。也许是经过特别研究的关系,这些夹缝里的宠物建筑,在视觉上也可和周围建筑融和地共存着,达到有别以往的「内外兼顾」。
在《SplitMachiya》两栋建筑中,二、三楼的房间皆为独立,唯独两住户必须共享位于一楼的厨房和厕所(一栋房屋只有厨房,另一栋则只有厕所),这样的设计不但解决了城市里一地难求的问题,更增添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真是一举两得。
都市住宅的设计、都市生活品质,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发展国家的首要挑战,如何善用狭小空间中,创造舒适的住宅空间,已经成为这个世纪空间设计师重要的课题。
Ogimachi Global Dispensing Pharmacy by TKY Japan – Osaka, Japan
House in Tamatsu by Ido, Kenji Architectural Studio – Osaka, Japan
Parasite Office Concept by Za Bor Architects – Moscow, Russia
SOHO apartment by Schemata Architects – Tokyo, Japan
Billboard Building by 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 – Tokyo, Japan
反观国内的豪宅,虽然量体甚大,因为没有考虑人与空间、动线的细致关系,即使建筑面积十分豪华,生活空间却十分贫瘠。
想起郑板桥所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建筑设计其实也和生活的状态一样,端乎情操与品味罢了。
来源:转转会。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1 2014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申报(7月25日前提交材料截止,详www.atd.com.cn)
2 9月上旬德国、荷兰建筑考察(7月31日报名截止)
返回上页,点击下方"最新活动"可了解详情。
==========================
回复关键词得到建筑技艺分类微信
如果您想得到某类微信,只要返回上页点下方最左侧,在回复框中输入相应的关键字即可,关键字包括:"搜神记"(建筑学鼻祖大鳄们的经历和作品点评)、“商业”、“酒店”、“博物馆”、“学校”、“超高层”、“幕墙”、“养老”、“住宅工业化”、“绿色”、“乡土”、“建构”、“参数化”、“BIM"、”建筑技艺活动"、“建筑与结构”、“大师及作品”、"国外建筑“、“专业笑话”、“建筑技艺活动”。
注:能回复关键字的前提是,您必须是建筑技艺微信粉丝,(按标题下方提示点击“建筑技艺杂志"即可)才能在对话框中回复
【如何查看历史文章?】
请点击右上角图标,进入“查看公众号”。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点击标题下《建筑技艺》杂志即可关注我们,享受每天一条专业资讯深度解读。(建筑技艺微信粉丝已破80000)
========================
关于《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杂志强调艺术和技术的结合,突出节点细部构造和实施技术等。《建筑技艺》2014年改为月刊,个人优惠订阅。
《建筑技艺》在Apple Store中可下载iPad版
《建筑技艺》订阅电话010-57368777
====================
建筑技艺-建筑结构微信联盟
如果您是结构师,或是对结构专业有兴趣,欢迎关注《建筑技艺》的兄弟微信——《建筑结构》,查找添加公众微信号“建筑结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