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乡村经历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当代城郊农村的人居环境面临一种被动的“重写”,持续推进的“新城”建设,对当地当代的乡村格局的历史和演变往往漠不关心,乡村的处处都变成了“别处”。如何重新认识当代乡村的人居环境并引导其建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种认识的本质是一种“定位”,是一种对当代“乡土”的定位。
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主办,爬山虎工作室和清华大学《住区》杂志协办的本次“定位乡土——青年设计师乡土营建学术论坛”于10月24日在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A座园林学院垂花门大厅顺利召开,活动邀请了来自高校、设计院、境外以及独立开业的乡土实践者,分享他们在乡土中的故事,以及他们对“定位乡土”的理解,将关注的对象锚固在了广大的中国农村的乡土聚落上,将讨论的范畴限定在了如何认识乡土,理解乡土,乃至改造乡土。本次论坛由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YETP07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508024)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TD2011-28)资助。
嘉宾、主持人、媒体人合照
本次论坛受到了学院领导、业内人士、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活动分为上下半场,分别由论坛发起人之一、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段威老师和爬山虎工作室发起人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杜頔康博士主持。
上半场主持人段威老师
下半场主持人杜頔康博士
上半场伊始,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李雄教授为论坛致辞,他代表园林学院感谢与会的嘉宾以及现场的媒体和观众,表示他们能在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热潮中静下心来关注本土、关注乡土,这种定力和精神值得学习,希望“论坛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要继续延续下去”。
李雄院长开场致辞
接下来进入嘉宾主题演讲环节,上半场分别由中国中建设计集团副总建筑师袁野老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何崴老师和reMIXstudio临界工作室创始合伙人陈忱老师做主题分享。三位老师结合自身实践经历,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他们对“定位乡土”的理解。
袁野——都市中的乡土基因
何崴——农村弱建筑设计
陈忱——废墟重生-reMIX的改造实践
短暂的茶歇过后进入下半场的嘉宾主题演讲环节,分别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郑小东老师,北极光合伙人及建筑设计总监Mika Woll老师,空格建筑主持建筑师高亦陶老师和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段威老师做主题分享。四位老师从他们的项目经历、课题研究入手,进一步阐释对“乡土”的理解,为现场的观众开拓乡土视野与思路。
郑小东——建成与未建成
Mika——Evoking the Rural
高亦陶——消极空间与积极介入
段威——萧山自造
上、下半场演讲结束后的观众提问环节气氛活跃,观众们针对各嘉宾分享的主题,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对于“乡土”的理解和疑惑。现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引发出新的思考,嘉宾的精彩回答也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上半场观众提问环节
下半场观众提问环节
观众提问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论坛最终以活动发起人之一的钱云老师做活动总结,嘉宾、媒体、观众自由交流的方式收尾。
钱云老师总结活动
对于本次活动,无论嘉宾还是观众都意犹未尽。各方的观点在此次论坛中碰撞,精彩的言论令在场人士频频称赞,这也体现出研讨会的包容性,相信本次论坛将会是关注乡土的新起点,未来将会有更多成果值得期待!
(爬山虎工作室会尽快整理出七位嘉宾老师的主题演讲文字纪实,并在本“爬山虎BIT”微信公众平台上推送,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详细报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爬山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