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里伯斯金在北京结束其万科v-talk之行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丹尼尔·里伯斯金在北京结束其万科v-talk之行!

 

16日的北京,仍然微微飘着雪花,整个城市都被白色覆盖,空气也格外新鲜,而这场冬雪似乎也在迎接一位重要的客人,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国际著名建筑大师丹尼尔·里伯斯金!在和北京万科毛大庆总经理简单短暂的午餐后两人便马上驱车前往不远处的中央美院美术馆报告厅。在那里,建筑师和学生们已经挤满了报告厅和大堂等待聆听这位建筑大师的v-talk最后一站的演讲。

在全场的热烈掌声中,里伯斯金走进报告厅,黑色皮衣,黑色眼睛,面对听众里伯斯金先生仿佛永远那么精神,即使今天已经是这位老人一周内从深圳开始连续转战了好几个城市做了三场v-talk演讲。而今天是他本次万科v-talk的第四场,也是最后一场。里伯斯金是敬业的,也是极为尊重他的听众的,讲座前的午餐他只喝了一点汤,没有吃东西,因为他觉得如果吃了东西后便不能全神贯注于讲座,是对观众的不尊重。

 在主办方万科和中央美院的欢迎词之后,里伯斯金正式开始了他的演讲。在此次v-talk北京站他的演讲题目为《Architecture is a Language》(《建筑是一种语言》)。在长达245页的幻灯片中,这位老人犀利地向观众阐述了他的建筑观。他认为建筑首先是由我们的双手(Hand)来实现的,一个优秀的设计总是由无数次反复的推敲和绘画后才会得到的。我们的建筑也是有声音的(Voice,在好的建筑中,会感受到她不仅是个承载功能的空间,更是向身处空间中的人讲述故事,就如同他所做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让每个到访的人都会瞬间仿佛回到曾经的那个悲伤疯狂的年代。而同时,建筑也是有创伤(Trauma)和记忆的(Memory Foundations.他提到他们这一代建筑师很多都是经历过二战的悲伤,尤其是对于他这样一位在灾难中存活下来的犹太人,内心的伤痕也许永远无法抹去,不是仇恨,而是缅怀那些逝去的人们。同时,建筑又是一种对话(Dialogue),空间与身处这个空间的人,人与人,现代与古老,甚至建筑与所在的城市,都是一种互动。建筑又是一种改变(Transform,建筑本身的改变积累成了我们城市的变化。建筑最终需要重生(Rebirth.在武汉为万科设计的张之洞博物馆就是为了将那场轰轰烈烈的伟大历史再生。

最令人动容的是当他讲到纽约世贸重建时,当时很多设计师做了很多方案怎样在原世贸大厦遗址上重新建起与被摧毁的双子塔同样伟大的建筑。可是里伯斯金却决定保留双子塔的基座,因为“我决定在别人死掉的地方不再建任何建筑,然后把这些不能建的地方改为了公共空间,作为纪念的一部分。”讲到此处,观众们都为此动容,这位老人的做法感动了整个报告厅,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早已超脱了建筑本身,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在演讲结束后,国内著名建筑师都市实践合伙人王辉老师上台与里伯斯金进行了简短的轻松的对话,两人谈论了建筑,音乐,甚至家庭。王辉老师开玩笑说:“您和您太太Nina是很好的搭档,是不是我们建筑师也需要夫妻档才更容易成功”,引来观众们的一片欢笑。而里伯斯金也很感谢太太Nina对其的无私关怀和帮助,此次万科V-talk之行一周内转战了很多城市,而太太一直默默陪在自己身边。

最后,讲座完成后,在现场进行了签字售书活动,书名为他著名的《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王石董事长也为其写了序表达了对这位建筑师老人的尊敬。而排队买书的观众排满了大厅。老人中途起身了两次短暂休息,经过一周的不断飞行,讲座,里伯斯金也许已经很疲惫,可是面对观众,他仍然坚持签名到最后一位观众离去,正如讲座之前坚持不吃东西一样,不管怎样疲惫,坚持为每一本书签字也是对观众的尊重。对于这样敬业,坚持的老人,我们有谁不为之感动!

 17日早晨当老人和太太去机场之前,说道“我还会再回来,再回到北京的!”,依然是黑色皮衣,黑色眼镜,精神却无比和蔼的老人,在北京结束了他此次万科V-talk之旅,而这却只是他向我们传播他深邃的建筑思想的开始!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最新推荐
本月排行TOP50
  • 还没有任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