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也反映出很大的节点之间的构造。通过6个月的计算和反复的研究,现在大概基本上解决了,还有一个就是要开专家论证会。同时水平面的外力下进行一个扭转,包括一些节点的处理,如果我们沿着竖向用八种颜色叠加起来可以看到它外部的玻璃幕墙是的,但是每一段是相对独立的。这是扭转效率控制的一个构造示意图,我非常简单的说一下。这个算了很长的时间,这个构造示意图的支撑是交叉支撑好还是单项支撑好我们也做了很多,最后还是采用交叉支撑。这是三个原点的地方一个校尉,接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在水平荷载情况下会变形,它每个区段如何自由的相对协调,但是同时又符合外幕墙的遮风避雨的要求,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然我们也设计了很多的具体的支座,这个支座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了,否则的话就单单的支座造价就是6个亿。这是我刚才捉的线位竖向的移动,现在幕墙结构已经安装上去了大家可以看一下,近看的尺寸它还是比较大的。
另外一个最难的它因为是倒三角的,它悬挑的长度有6到14米不等,这种情况下,沿着各种荷载情况下的差异是很重要的,我们把它展开就可以看到,我们希望两个相邻点的差相差在30米之内,否则的话这个玻璃就要断裂,这个我们就不得不花很大的时间调节整个楼板的刚度,使它满足这个受力要求。
最后我跟各位看一下施工过程的一些照片,整个项目是08年的11月29号开工的,开工完之后我们就挖地基,我们裙房和主体结构分开,我们挖了一个120米的地下围护结构,它下面是五层,周边的建筑都建完了,你开挖的过程当中不能影响周边的建筑。我们挖的时候周边就有楼投诉,像金茂就向市政府投诉,由你的开挖我沉降了一毫米,因为金茂有一套自我检测体系里面,所以他就很准确的拿出说沉降了一毫米,后来还是协调的。在市中心做这么大的开挖也有很多具体的技术难题。这是20103月份的一个混凝土的浇铸,浇铸三天就浇铸完了。这是到了 2010年的9月,这个减力墙,这是我们核心筒受力的情况,这是2011年的9月2日我们的钢结构也安装上去了,我们对所有的系统就是对焊接还是铆接都有很准确的计算,安装到现在没有一个构建拉回厂里重新加工的。我觉得如果有特殊要求的话一定要用特殊的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今年1月份我们已经到了核心的第四区了,这是1月16号核心筒的一个情况,这是4月16号我们主楼已经到4区了,核心筒已经到5区了,这是夜间的情况。这是5月16号主楼2区的幕墙已经开始施工了,这是我们近景可以看出这个幕墙体系外幕墙的一个结构安装。这是两张对比照片,是2010和2012年的具体的情况,它上升的速度还是很快的。目前为止我们是到了46层好超过了300米,我们希望今年年底到400米,我大概的汇报到这里,希望明天大家到现场去看,谢谢大家。
【崔愷】:谢谢丁院长,因为我们明天还要安排到现场,有关上海中心设计的时候可以明天进行交流,今天上午非常精彩的报告现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