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东方密码:阴翳之美2014-07-16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昏暗迷蒙的光线,遮天蔽日的树荫,曲径通幽的小路,还有江南雨后布满苔藓的湿滑的石板路,攀附在老墙上恣意生长的爬山虎,徐徐凉风中轻轻摇曳的竹帘,油纸伞下的一片阴凉,少女睫毛下的一方阴影。
其实,阴翳已属于过去时,那些场景在飞速发展的城市生活中已渐行渐远。
在一本有关中国古代绘画的专著中,作者从源头上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其中提到了国人崇尚的 阴翳之美 。理解了 阴翳 两字,才能读懂中国文化。
从中西文明的起源上看。西方人的早期生活是以狩猎为主。在猎物出没之处,找一块隐蔽之地藏身,在暗处屏神凝息,观察明处的动向,随时准备瞄准猎物。由于长期在暗处行动,他们向往明亮的阳光,绚烂的色彩。
中国人的早期生活离不开农耕,我们的祖先面朝黄土背朝天,烈日下,他们挥汗如雨,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他们渴望的是一块可以遮挡日光的阴凉之地。
中国书画同源。早期的中国画并不赋色,只是单纯的依靠墨色的浓淡燥润来渲染画面。中国画走到今日,形式与技法较多的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元素,越来越多样。
但是有一点无法改变,传统的水墨画才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很多习画者都把它看成了无法企及的圣境。
水墨营造的黑白阴翳是万千中国人内心永远向往的宁静单纯。我们的祖先真是非同寻常,他们将纷繁的世界褪色为黑白,他们用无色赋予画面无尽的想象,用单纯的笔墨观照内心的波澜,甚至以此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沧海桑田,世事变幻,
共8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127个字符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最新推荐
本月排行TOP50
  • 还没有任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