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艺
建筑结构
给水排水
暖通空调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全国智能建筑信息网
施工技术(中英文)
城市建筑空间
建筑经济
首页
期刊简介
在线阅读
投稿中心
理 事 会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AT】东方密码:阴翳之美2014-07-16
点击数:
【字体:
小
大
】
【
收藏
】
【
打印文章
】
,因为
“
经济往来
”
而写就得作品。在作品中,谷崎对日本的传统家居房屋所带有的
“
微暗
”
进行了一番称赞。
没人会拥有如此独特的审美视角
——
可能除非是日本文人。谷崎润一郎对中国文化入迷,一生都不能走出这种迷恋。他是岛国上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真正意义上的专家,更是东方文明本质上的传承者和诠释者。
在趣味上他是老派人物,是最懂得保存和玩味的那一类顽固者。然而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上看,往往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更懂得品咂生活,并且让我们听到品咂的声音。
他居然在礼赞
“
阴翳
”——
一种昏暗不明之美,即一种暧昧之美。这确乎是日本人才独有的趣味。后来的日本作家多次谈到了日本的暧昧,今天看真的不无道理。
他反复玩味日本过去居室中模糊幽暗的情致,并且谈得十分入情入理。当年的日本还是无电时期,夜里照明要依赖灯烛,这在他看来是美得以保全的物质条件。而日本的传统美,也随着电灯时代的到来而白白丧失了一大部分。
其实不仅是日本,就是中国,也有类似的趣味存在。那些轩敞明亮之所有时真的缺少一点情致,而需要将光线遮挡一下才更好。灯笼蜡烛之光的魅力并非全是来自怀旧,而实在是那种光色和润泽安慰人心。
强烈的光会使人厌烦,而平和的光一般是反射光,是人类在长达几万年的时间里才适应的光源。
作者对于中国文化的留恋,既有强烈的民族性在里面,又早已模糊了民族性。因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大陆文化,却也化为了那个岛国的母体文化,是同属于一个根底的部分。
所以那个时期的日本智识阶层人人能背汉诗,几乎没有一个博学之士不是精通汉文的。这种精细的寻思捕捉能力,其实与中国的佛道精神是相通的、一致的。
共8页 您在第4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1
2
3
4
5
6
7
8
页 本页共有2701个字符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7日
上一篇:
北京建谊集团与北京建筑大学签订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协议
下一篇:
【AT】拥挤城市里的小而美的建筑2014-07-16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Cookie:
不保存
保存一天
保存一月
保存一年
注册
最新推荐
本月排行TOP50
还没有任何项目!